4永别了,完美得不得了的家里蹲。
书迷正在阅读:乔婉、圣提亚同学会系列(简体版)、武动乾坤之yin符林动、沉溺于婳(NPH)、X依存症的@(预收合集)、和大哥有染(出轨,H)、色情文集、《台风镜》(1v1 h)、余家娇娘、beta拒绝玛丽苏(abo)
在凯茜·韦布嫁入凯恩家前,凯恩们并非高调的富豪——至少与重焕新春的韦恩家相比,守着祖辈的荣光日渐衰颓的他们不算高调。 而在凯茜·韦布嫁入凯恩家后,哥谭上至西装革履的市长,下至街边乞讨的流浪汉,逐渐都对“当代凯恩夫人是一位相当有魄力,甚至称得上离经叛道的贵人”这件事深以为然。 收下内森的求婚钻戒之前,她是事业有成的知名地下电影导演,曾拿下了三尊奖项;此外,凯茜还对诗歌方面有所涉猎,她整理出版过自己的诗集,拥有不少拥趸。 美艳的容颜、聪颖的才能,再搭配少许放浪形骸的气质与神秘主义的个性,这使得凯茜具备非凡的吸引力——无论对异性还是同性。她身边从不缺少护花使者,一颦一笑间不知多少社会名流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但凡勾勾手指就会有各个新闻版块的常客簇拥到她面前。 可以这么说,凯茜凭自己的实力稳稳戴上了万人迷的桂冠。 而内森,就是从这样的修罗场里杀出重围,成功赢得了这位女神的青睐。 当上老钱家族的贵妇,她要做的无外乎是相夫教子,以及与其他名媛聚会社交。然而凯茜对这两项都毫无兴趣,她仍旧我行我素,常常泡在内森送她的马戏团里折腾杂技,顺道把马戏团经营得蒸蒸日上,力求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找些更刺激的乐趣。 至于是否要诞下凯恩家的子嗣,凯茜并不在意。 凯茜女士刚出生时就被父母遗弃,从未感受过世人深情讴歌着的亲情,因此无法理解家人这种存在究竟好在哪里,更难以断定薄情惯了的自己能够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 恰巧,内森的想法与妻子基本保持一致:有孩子挺好,没有孩子也行。 他深知基因遗传病的威胁性,在父亲死于中风后,内森就在冥冥之中有所感应:这很可能也是我的结局。 在作为凯恩家的家主之前,内森·凯恩首先是个有着正常同理心的人类。他不怎么愿意把遗传因素继续传下去,尤其是传给自己和凯茜的孩子。 发病与否全靠运气,而凯恩老爷不敢用孩子的性命去赌那一丝可能性。 早在结婚时,这对夫妇与族内的其他家人已经约定好,等到内森逝世,祖辈积累数代的庞大财富将尽数由凯茜接管;如果凯茜遭逢意外,家族的未来就由大家共同掌舵,直至商讨出最佳的继承人选。 当时的他们都没想到,婚后的第二年会有莱安出现,更没想到小孩儿会是如此可爱的、柔软的、惹人喜欢的生物…… 也会是夫妻俩自确立恋爱关系后首次争吵的导火索。 相当有魄力的凯茜斩钉截铁道:“我不同意。” 相当柔弱的内森试图挣扎:“可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是要——” 凯茜眯起了眼睛。 内森立马偃旗息鼓。 其实没能吵起来。理所当然。 在妻子面前,内森老爷总是会低她一头。 此时,候在旁边的韦伦老管家瞥见一抹小小的身影在向这边走来。 他优雅握拳置在嘴边,重重地清了声嗓子提醒两位主人,随即不紧不慢道:“早安,莱安少爷。今日菜单是樱桃奶酪煎饼,配有您喜欢的枫糖果酱,饮品是一如既往的麦片牛奶。” 凯恩夫妇急忙装作无事发生,正襟危坐看向刚刚走进餐厅的莱安,露出完美的笑容:“早上好呀,亲爱的。” 莱安正揉着眼睛努力驱散最后一丝困意,闻言脚步一顿,嗅到餐厅内的气氛有些微妙。 硬要说的话,就像爸爸mama闹了矛盾但不想让他担心,在他面前用力过猛地粉饰情绪,因为演得太过而被他瞧出端倪……的感觉。 他先是看了看韦伦,然后扭头注视凯恩夫妇约两秒钟,这才慢吞吞地回应说:“早上好,韦伦先生、凯茜阿姨、内森叔叔。”接着继续向自己的椅子走去。 凯恩夫妇暗自松了口气。 男孩坐在与他们隔了三个椅子的位置上,前两天他们还惋惜于莱安不与他们亲近些,今天这个不近不远的距离反而派上了用场。 等到莱安垂下脑袋开始用餐,凯茜立刻用手肘捣了捣丈夫,给他使了个眼色,比划着口型: 你-问-问-莱-安-的-想-法。 收到命令的内森顿时挺直脊背,在脑中迅速组织一下开场白,态度和蔼地向莱安开口:“莱安,这几天过得怎么样?” 那场慈善宴会已经是上周的事了,虽然第一次离开凯恩庄园就见识到了哥谭特产,但男孩似乎并未受到惊吓,这些天乖乖跟着凯茜去马戏团玩,还在马戏团遇到了韦恩家的家主以及小理查德。 两个孩子相处得非常愉快,继慈善宴会当晚交换名字后,他们又在马戏团帐篷里交换了家庭住址——尽管这在凯茜和布鲁斯看来颇为搞笑,毕竟在法理意义上,莱安与迪克是叔侄关系,没必要如此郑重地交换亲戚之间的通讯地址——两个大人努力憋住了笑声,看着男孩们记下韦恩宅与凯恩宅的位置。 回到家后,凯茜将这件趣闻分享给了丈夫。内森从中得知自家莱安与韦恩家的小理查德相处得不错,于是,老谋深算的凯恩老爷决定把对方作为这次谈话的突破口。 果然,聊到这个话题,莱安表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欢欣,对他谈起近日在马戏团偶遇了朋友的事。 “……凯茜阿姨很着急,我也是,我们都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故,”他说的是空中飞人表演即将开始时,身为马戏团所有人的凯茜突然收到后台传来的消息,其中一名演员制服了潜进来盗窃财物的歹徒,但也因此受伤昏迷,无法登台演出,“接着迪克上台了。我一眼就认了出来,那绝对是他——我有说过吗?迪克的眼睛很蓝很亮,就像万里晴空下的玻璃球,笑起来时又让人想到晚上的星星,我从来没见过像他那么好看的眼睛。” “所以,迪克对观众笑着打招呼的时候,虽然他穿的是马戏团的戏服、还化了妆,可我就是能看出来这个帮忙救场的小演员是他。” “等到表演结束,凯茜阿姨带着我一起前往后台慰问大家,韦恩先生和迪克也在那里。先生他在帮迪克卸妆,而且我很矮,他没有发现我;迪克看到了,他喊着我的名字朝我挥手……” 莱安是个内敛寡言的孩子,自从母亲卧病在床,他很少说过这么多的话。因此每过一会儿,男孩就懂事地垂下脑袋,抱着那杯燕麦牛奶啜两口,润润嗓子再继续讲。 噢我的小天使…… 内森看得心都要化了。 他耐心地应声附和着,等到莱安讲完,顺势转入正题:“你可以邀请他来我们家里玩,我和凯茜不想让你感到寂寞,但是没办法,白天的时候,我们总有各自的工作要忙……如果你身边有个朋友,可能会好上很多。” 凯茜在桌布底下朝他举了个端庄的大拇指,以示鼓励。 莱安眨了下眼睛。 结合刚才隐约察觉出的不对劲,聪明的他已经猜到了凯恩夫妇在试探些什么。 他的真实想法是“没关系,我没有寂寞,一个人待着很舒服”。但是顾及到面前这两位监护人的打算—— “迪克在白天需要上学。我和他只能周末见面。”他配合地往下推进。 来了! 凯恩夫妇的双眼噌地亮起。 “真遗憾,”内森故作为难地沉吟思考,“那你呢?你想要上学吗?在学校或许能交到更多朋友。” 旁边的凯茜又补充一句:“不用担心,这不是必要的,就算在家也没什么不好——我们可以请家庭教师。” 所以,他们想知道我愿不愿意去上学。 这种事不需要绕这么大的圈子,直接问不就好了?大人的心思真多啊…… 莱安有点想叹气。不过他也明白,凯恩夫妇之所以采用如此别扭的手段,是在顾虑他的感受,因此这口气也就没能叹出来。 平心而论,莱安对学校并无抵触心理。有关学校的记忆算得上愉快,更何况母亲在临终前嘱咐他“好好活下去”,去学校显然很契合主流价值观里人类必经的生活轨迹,是母亲所期望的选择。 然而,继续窝在寂静又安全的“私人领地”——也就是他自己的卧室——无所事事消磨光阴,这可比上学更有吸引力。 再加上母亲说过“混吃等死也没关系”,当个家里蹲等家庭教师上门,这种程度的摆烂应该在她能够接受的“混吃等死”的范围内……吧? 想到这里,莱安拿定了主意。 他张口:“我——” ……等等。 突然间,早已记得滚瓜烂熟的书中剧情在脑中闪过。 书中的我长大后,好像是个闭门不出遭人耻笑的社会废人? 长成了那样,会不会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家里蹲,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彻底堕入了绝对会惹爸爸mama和凯恩夫妇伤心的深渊? 不可以。 不可以让他们伤心。 哪怕这要牺牲我自己……! 原本准备说出口的话立马拐了个大弯。 他坚定地,视死如归地,对监护人们说: “我,去上学。” 永别了,完美得不得了的家里蹲。 男孩脚边的影子颤抖了两下,仿佛藏匿于此的某位贵绅被他鲜活稚气的言行逗乐了,摁压着帽檐闷闷笑起来,幅度优雅到微不可察。 凯恩夫妇的行动力值得称道。吃过早餐后,内森暂时推掉了公司那边的会议,凯茜也将视察港口区的安排挪到了下午,两人带着莱安冲进书房,讨论起择校事宜。 在这方面,莱安没有什么偏好。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他都接受,校址在凯恩庄园所处的布里斯托尔县,还是在上下学路程更长的哥谭市内,对他来说同样没什么差别。 因此,他只是将自己短暂到仅仅三年的小学经历和盘托出,然后就坐在旁边翻看色彩鲜艳的画本,等待监护人们讨论出结果。 布里斯托尔县位于哥谭北部,与城市本土隔湾相望,从布里斯托尔县前往哥谭市需要通过河湾上的罗伯特·凯恩纪念大桥——听到这个名字就明白,这座桥的修建与凯恩家族息息有关——这里属于哥谭的郊区区域,同时也是许多富人的聚居地带。 举个例子,凯恩庄园以及韦恩庄园都坐落于此。 县区本身的中小学教育体系非常完备,既有布里斯托尔中学这样历史悠久设施完善的公立学校,也有诸如布伦特伍德学院这些精益求精的私立学校,哥谭市内的部分优秀高中在拓展分校区时,更是会考虑在布里斯托尔规划选址。这就导致即使将择校范围局限在布里斯托尔内,留给他们的选项依然不少。 莱安在6岁那年进入社区小学就读,接着在9岁时中断了学业,在邻里的接济下专心照顾自己支离破碎的家庭。他读完了三年级的课程,四年级则只开了个头,四舍五入等于没怎么上过学。 凯恩夫妇谈论到是否让他读完小学的学业,不过很快,两人就共同否决了。 莱安今年12岁,怎么看都不是适合从四年级继续读起的年龄,他们很担心莱安未来升入中学的时候,能否融入平均年龄比他小上三到四岁的集体。 内森老爷确实想把莱安送进学校学习。盖因遗传病这颗不定时炸弹爆发后,莱安很可能会重新回到与母亲——也就是凯茜相依为命的境地。 他不愿意对未来抱有太糟糕的设想。可是万一……万一凯茜遭到了什么意外,莱安就必须再度支撑这个家,独立地处理许多事务;甚至由于凯恩家族家大业大,莱安所要面临的,将远胜加拿大那时的无数倍。 作为上任家主的亲生子及非婚生子,即使有凯恩家的其他人从旁协助,或者干脆把凯恩祖业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其他凯恩,只要凯恩家衰败下去,莱安就注定会承受非同小可的舆论,压力届时也会向他席卷而来。 凯恩夫妇都不觉得这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事。他们不希望莱安过得不开心。 基于此,内森认为,他应该趁自己还未发病时锻炼这个孩子。不强求让莱安成为优秀的家族继承人,只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能够保护好自己。 但就算这样,也不意味着要把莱安送去受苦! 想想看吧,性格本就有些内向的莱安无法融入集体、被周围人排挤时会有多难过,更不用说还有更可怕的美式校园文化在对无法融入集体的每个学生虎视眈眈—— 哪怕姓氏带着凯恩这个金光闪闪的后缀也不能避免的事、每个美国小孩生下来必经的事!那就是令无数家长闻风丧胆的校园霸凌! 光是想象莱安在学校里被一群不知轻重的熊孩子欺负的画面,凯恩夫妇就不禁一阵窒息。 也许送进管理更加严苛的私立学校会好上很多,不过,私立学校的学业压力可不是松散度日的公立学校能比的。 之前一直在加拿大的社区公立小学念书的莱安,能够适应私立制学校繁重紧张的教学氛围吗? 如果不能,莱安岂不是会很难过? 最终,顾虑颇多的夫妇两人圈定了“公立初中”这个范围。 年龄上没有问题,莱安今年12岁,正好是就读初中一年级的时间;学习上也不会有太大压力,加拿大那边是六三三学制,哥谭这边则是五三四学制,莱安欠缺的学年并不多,可以用跳级的理由直接升入中学,然后在不那么看重成绩的公立学校慢慢跟上来。 唯一的问题就是申请跳级时必须经历的单独笔试了。 只有笔试及格,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要求跳过的那些学年里的知识,校方才会答应学生的跳级申请。 对此,凯恩夫妇默契十足地击掌。 问题不大,钞能力拿下! 用钞能力与校方达成共识,在试卷上多出莱安擅长的试题,不擅长的全部打包扔进垃圾桶——狡猾无比的内森老爷与魄力十足的凯茜夫人阴暗地谋划着。 “莱安,你最擅长的科目是哪个呀?”凯茜扭头,温柔地询问道。 这个年纪的孩子都不太会数学来着……先把数学剔除掉吧。她暗自思忖。 莱安坐在不远处的小沙发喝着苹果汁,看完一大半的画本在他的大腿上摊开。 沙发是负责每周采购的佣人们特意准备的,尺寸适合他这个年纪的孩童,高度刚刚好的支架小圆桌上放着盛满小零食的托盘,还有他手里的果汁杯。 小孩很安静,以不符合年龄的绝佳耐性待在沙发上一步未挪,全程没有打扰大人们的谈话,乖得让人心疼。 直到此时被凯茜叫到,他才抬起脑袋,想了想回答: “数学。” ……嗯?! 最难的数学?!! 迎着监护人们震惊的目光,莱安解释:“mama很擅长算数,邻居的叔叔阿姨们都夸她算得又准又快。以前念书的时候,她说学校教的不行,亲手教我该怎么学数学,所以我的数学成绩很好。” 虽然mama的教学方式和学校完全不一样,譬如学校没有教过mama所说的“最基础的九九乘法表”;但莱安认为,这正是mama算数很强、学校教的不行的证明。 “我不擅长科学。”他补充道。 科学就是涵盖生物、物理、地理等与自然界现象相挂钩的科目,基础的科学实验技能也被囊括其中。社区小学没有那么完善的硬件设施,莱安上过的科学课美名其曰“感受大自然”,实际就是萝卜头们在户外到处撒欢,说是体育课还差不多。 哥谭是毋庸置疑的大都市,这里的科学课绝对不像他在加拿大上过的那么寒酸,没准课程里的知识他听都没听说过。所以,科学课肯定是他最不擅长的科目。 听完他的回答,凯恩夫妇表示了解。 “布里斯托尔中学怎么样?它是布里斯托尔县最大的公立中学,离我们家有点远,我记得校内还有一座天文馆——天文馆就是可以用望远镜看到星星的地方,”内森也看向莱安,征询他本人的意见,“还有克雷斯特中学,开车十分钟就能到,不过面积有些小……除此之外另有三、四所学校可以选。你想去挨个参观一下吗?” 莱安点点头。 就这样,凯恩家本周的家庭出游地点敲定了。